1培養方向:
培養從事機械設備和生產線的制造及裝配調試、運行操作、維護管理的中級技能人才
2主要課程
機械識圖與CAD、典型機械結構、金屬材料機械加工技術、液壓傳動與氣動控制基礎、電梯維修、數控機床、電工技能、常用電力拖動控制線路安裝與維修、裝配鉗工綜合技能等。
3就業(方向)單位:
主要就業領域包括家電、模具、電子裝備、通用機械、汽車、電梯安裝與維護等相關企業。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專業名稱:機電技術應用
專業代碼:051300
二、入學要求
應、往屆初中畢業生或同等學歷者
三、入學年限
三年
四、職業面向
所屬專業類 | 主要職業類別 | 主要崗位類別 | 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 |
加工制造類 | 機械加工和機電設備 | 機電設備操作員、機電設備維修員、質檢員、電工、鉗工 | 普通話證、計算機證、電工證、鉗工證、CAD證、CAM證 |
五、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及改革創新和自主創業精神,在機電設備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及機械加工生產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初中級專業技術人才。
(二)培養規格
1、 知識結構
(1)具備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
(2)掌握機械、電工與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3)掌握典型機電設備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4)具有機電自動化設備安裝、調試、運行和維修的基本能力。
(5)具有一般機械加工的操作能力和編制簡單零件工藝規程的能力。
(6)具有簡單機電設備改裝的能力。
(7)掌握機電設備使用與管理的基礎知識。
(8)初步掌握機電的生產經營管理知識。
2、能力結構
基本能力
(1)具有適應本專業生產技術工作需要的寫作與表達能力。
(2)初步具有借助工具書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的能力。
(3)具有計算機的基本操作能力。
(4)具有一定的自學和獲取信息與處理信息的能力。
專業能力
(1)具有車、鉗、焊、電等工種的基本操作技能。
(2)具有機電產品及其零部件營銷、產品質量鑒定及售后服務的能力。
(3)具有操作機電設備及維護維修的能力。
(4)具有機電產品試驗的能力。
六、課程設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礎課
1、 德育
(1)職業生涯規劃
中職畢業生的高就業率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但就業的穩定性、就業質量不高,主要是因為中職生在專業選擇、就業定位和未來發展等方面普遍存在著較大的盲目性,很多學生對自己的未來職業缺少規劃,不知道將來該做什么,要做什么。職業生涯設計這門課是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研究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經歷及不足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并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2)職業道德與法律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 旨在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律基礎知識輔導。其任務是:使學生了解職業、職業素質、職業道德、職業個性、職業選擇、職業理想的基本知識與要求,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掌握職業道德基本規范,以及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途徑,陶冶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業、競爭上崗等符合時代要求的觀念。學習憲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中與學生關系密切相關法律基本知識,做到知法、懂法,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指導學生提高對有關法律問題的理解能力,對是與非的分析判斷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維護權益、依法同違法行為作斗爭的實踐能力,成為具有較高法律素質的公民。
(3)政治經濟與社會
學習馬克思主義經濟和政治學說的基本觀點,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對學生進行經濟和政治基礎知識的教育。引導學生正確分析常見的社會經濟、政治現象,提高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活動的能力,為在今后的職業活動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打下基礎。
(4) 哲學與人生
學習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及基本觀點的教育。其任務是:通過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等多種方式,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的社會實踐、人生實踐和職業實踐密切相關的哲學基本知識;引導學生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分析最常見的社會生活現象;初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如何做人,為將來的社會實踐打下基礎。
2、 語文
在初中語文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現代文和文言文閱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現代文和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強文學作品鑒賞,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加強寫作和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和日??谡Z交際水平。通過課內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擴展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接受優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
3、 數學
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基本運算、基本計算工具使用、空間想像、數形結合、思維和簡單實際應用等能力,為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
4、 體育
學習體育與衛生保健的基礎知識和運動技能,掌握科學鍛煉和娛樂休閑的基本方法,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培養自主鍛煉、 自我保健、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的意識,全面提高身心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為終身鍛煉、繼續學習與創業立業奠定基礎。
5、普通話訓練
注重實際交流能力培訓,針對普通話水平測試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鼓勵學生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
6、 計算機應用基礎
學習常用操作系統、辦公軟件、網絡等計算機基礎知識,具有較強文字處理、數據處理能力。
(二)專業(技能)課程
1、機械與電氣識圖
主要教學內容:主要內容包括:制圖基本知識,投影基礎知識,常用件、標準件、機械圖樣的表達方法及識讀,常用電氣圖樣的基礎知識。
通過學習與實訓:通過學習,掌握投影原理及其應用;熟悉有關國家標準的基本規定;識讀一般機械零件、電氣元件圖;識讀簡單機械和機電產品部件裝配圖;熟悉電氣圖樣表達內容的有關規定、畫法及識讀。
2、電工電子技術
主要教學內容:電路的基礎知識,交直流電路的分析方法及電磁學的基本知識。
通過學習與實訓:能正確運用相關知識對電路進行分析和計算,能運用磁場的基本性質及磁路與磁路定律的內容,以及電磁感應的概念分析和解決問題。
3、機械基礎
主要教學內容:機器的組成;機械傳動和通用機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點、結構及標準。
通過學習與實訓:初步具有分析一般機械功能和動作的知識;初步具有使用和維護一般機械的知識,為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和繼續學習打下基礎。
4、安全生產基礎知識
主要教學內容:安全生產的內涵,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生產的綜合管理、特殊人群的保護、危險因素分析與事故預防、安全技術,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預防,常見事故傷害現場急救等。
通過學習與實訓:使學生懂得安全生產的內涵,自覺的遵守安全規程,在生產中預防為主,是為了大膽放心的生產,堅信安全有路,堅定不移地落實預防措施。
5、液壓與氣壓傳動
主要教學內容:液壓與氣動系統的工作原理、優缺點、應用和發展、組成和符號及流體在實際管路中的流動。
通過學習與實訓:本課程的主要教學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液壓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設計方法,使學生具有分析和解決液壓問題的基本能力,為以后從事技術工作及開拓新的技術領域打下必要的基礎。
6、電器及PLC控制
主要教學內容:常用低壓控制電器的基本結構、原理與選用,電器控制線路的原理和應用,可編程控制器基本工作原理、程序設計,可編程控制器控制系統設計及工程應用中注意的問題,可編程控制器網絡通信與現場總線技術。
通過學習與實訓:熟悉常用低壓控制電器的基本原理、規格及選用;掌握繼電器控制的基本原理、線路分析與設計;掌握PLC基本原理、指令系統及應用、程序設計方法;掌握電器及PLC應用系統的設計方法;具有電器及PLC應用系統的安裝、調試與維修的能力;具有設計、改造、革新一般生產機械控制系統的初步能力。
7、傳感器技術及應用
主要教學內容:傳感器的作用、傳感器及傳感技術、傳感器的組成、傳感器的分類、傳感器的發展新趨勢
通過學習與實訓:掌握對傳統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的理解,對傳感器的技術參數要會求取,對于常用傳感器的測量電路要會計算;掌握傳感器誤差及誤差補償的相關技術。初步了解近代傳感器技術及其工作原理。
8、自動化設備及生產線調試與維護
主要教學內容:工業模型及控制技術、數控機床控制技術氣壓傳動控制技術、電梯及其控制系統、智能設備及控制技術
通過學習與實訓:使學生具備從事機電技術應用工作所必需的自動化設備安裝、調試、運行和維護的基本能力。
9、機械制造基礎
主要教學內容:鑄、鍛等熱成形工藝的基本知識及新工藝、新技術,金屬切削機床與切削加工工藝等傳統金屬冷成形工藝,以及特種加工與數控加工及其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通過學習與實訓:了解金屬切削機床基本操作方法。
10、電工技能訓練
主要教學內容:電工基本操作工藝、線路和接地裝置的安裝、變、配電所設備的安裝、操作和維護。通過學習與實訓:掌握電路的安裝及變、配電設備的安裝。
七、教學總體安排
學期 | 入學教育與軍訓 | 教學周(理論/實踐) | 復習考試 | 頂崗實習 | 機動 | 合計(周) |
一 | 2 | 18 | 1 | | 1 | 22 |
二 | | 18 | 1 | | 1 | 20 |
三 | | 18 | 1 | | 1 | 20 |
四 | | 18 | 1 | | 1 | 20 |
五 | | | | 20 | | 20 |
六 | | | | 20 | | 20 |
合計 | 2 | 64 | 4 | 40 | 4 | 122 |
八、實施保障
1、師資隊伍
任課教師具有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且具有相應的職業技術等級證書(具備本專業領域堅實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能遵循職業教育教學規律正確分析、設計、實施及評價教學,具備一定的課程開發和專業研究能力。
2、教學設施
所有專業課程盡可能采用適應項目教學的理實一體化實訓(實驗)室,并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及理論學習的相關教具。
3、教學方法
(1)多媒體教學;
(2)實訓室實踐教學;
4、學習評價
平時表現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70%。
5、質量管理
(1)課堂作業及課后作業完成情況。
(2)每月進行一次月測,學期末進行期末考試。
九、畢業要求
1、修完計劃規定的所有課程和實習環節,完成教學規定考試;
2、通過學校規定的學生德育操行測評;
3、獲得一項以上職業資格技能證書 。
十、附錄
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計劃實施表
類別 | 序號 | 課程設置 | 學時數 | 每學期周學時數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公共 基礎課 | 1 | 職業道德與法律 | 36 | | 2 | | | | |
2 | 職業生涯規劃 | 36 | 2 | | | | | | |
3 | 經濟政治與社會 | 36 | | | 2 | | | | |
4 | 哲學與人生 | 36 | | | | 2 | | | |
5 | 普通話 | 36 | | | 2 | | | | |
6 | 體育與健康 | 144 | 2 | 2 | 2 | 2 | | | |
7 | 語文 | 144 | 4 | 4 | | | | | |
8 | 數學 | 144 | 4 | 4 | | | | | |
9 | 英語 | 144 | 4 | 4 | | | | | |
10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36 | 2 | 2 | | | | | |
11 | 創業與就業指導 | 72 | | | | 4 | | | |
專業課 | 1 | 機械與電氣識圖(CAD) | 96 | 4 | 2 | | | | |
2 | 電工電子基礎 | 96 | 4 | | | | | | |
3 | 機械基礎 | 36 | 2 | | | | | | |
4 | 安全生產基礎知識 | 72 | | 4 | | | | | |
5 | 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及應用 | 72 | | 4 | 4 | | | | |
6 | 電器及PLC控制技術及應用 | 72 | | | | 2 | | | |
7 | 傳感器技術及應用 | 96 | | | 6 | | | | |
8 | 自動化設備及生產線調試與維護 | 96 | | | 6 | | | | |
9 | 機械制造基礎 | 96 | | | 6 | | | | |
10 | 電工技能訓練 | 144 | | | | 6 | | | |
11 | 中級鉗工考核訓練 | 144 | | | | 6 | | | |
12 | 中級車工考核訓練 | 144 | | | | 6 | | | |
總計 | 2028 | 28 | 28 | 28 | 28 | |